卷一:安内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京城御史(2 / 3)

历史的创造者。

这些天以来,吴乾则忙得不可开交,既要负责钱庄和房地产的生意,又要安顿不断前来投靠的镖师,好在县务问题不用自己操心,有柳云升和鲍强帮自己打点一切。

只是谁也没想到,孙正义为他表功的奏折被送到朝廷后,朝廷会派一名钦差前来核实。

此人名叫董旭,官居谏议大夫一职,是现任御史大夫凌盛的心腹手下,为人正直无私,刚正不阿。

凌盛派此人前往北海核查,就是希望他能带回来最真实的情况,免得被有些人收买利用。

而这董旭混迹官场这么多年,自然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此次他受命是来北海核实孙正义为吴乾表功的内容是否属实,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无非明察和暗访两种办法,很多御史都会选择明察,毕竟打着朝廷的旗号下到地方,可以享受到空前的待遇,还能趁机吃拿卡要,得到不少好处。

但董旭却选择暗访,在他看来,只有暗访才能最真实地反应情况,虽然选择暗访会很辛苦,也有无尽的危险。

于是,董旭自埤城出发,随身只带了一名小厮跟随,一路轻车简行,将自己伪装成一名普通商人。

这日,这主仆二人终于来到了北海县城外。

只见一条宽阔的人工渠道绕城而过,水上停靠着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其中商船居多,往来运送着各种货物,码头上,大大小小的货物堆积如山。

经打听,此渠便是永太渠,寓意永享太平,既是沟通胶水和沽水的水上航线,又是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

董旭点头称赞,吩咐小厮去县城周边村庄田舍走一走,印证北海百姓产粮和生活情况,自己则肩挎布袋,孤身一人朝高阔的北海县城内走去。

城门口,进出行人摩肩擦踵,各种货车络绎不绝。

守城兵士人人精壮,个个挺拔。

当董旭走到门洞前,守城小校也只是简单询问几句,并未刁难自己便放行了。

走上北海街头,眼前繁华的场景,令这位来自京都的御史目瞪口呆。

只见城内沿街商铺林立,旗幡稠密,吆喝声不断,商铺前则堆满了粮食、布匹、铁器、香料、瓷器等,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街道上,南来北往的客商如过江之鲫,形形色色,密密麻麻。

这情景,比之京都埤城的街景,似乎都毫不逊色。

董旭捋着胡子,随便走入一家茶馆,竟一时找不到一张空位,不大的店内坐满了客人。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有人结账,董旭连忙上前,不等店家收拾杯盘,便抢先坐下。

一名店小二连忙一边收拾桌子,一边热情招呼:“客官,让您久等了,请问您几位?想要点些什么?”

董旭见这小二服务还算周到,便微笑道:“我就一位,给我上一壶清茶,随便来两碟干果点心即可。”

“好嘞,您稍等!”小二收拾完,便下去准备去了。

董旭朝着周围查看一番,发现这店内共摆放了八九张桌子,每一桌都坐着喝茶聊天的客人,大家都在低声交谈,不过似乎都在谈生意。

不多时,小二端来一壶清茶,一碟瓜子,一

碟蜜枣,还有一碟点心,一一摆放在董旭面前,道:“客官,您的茶点到齐了,轻慢用。”

说罢就要离开,董旭连忙叫住他道:“店家,我记得前几年来北海,这里穷困破旧,人烟稀少,怎么如今变化这么大呢?”

那小二取下肩头搭着的白毛巾,边擦手边道:“客官定是外乡人士,我们北海县啊,来了位了不起的县太爷,他上任后带着我们打山匪,分田地,又带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