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玉环所说。
白贵想到了一个笑话。
那就是长得帅的,今世以身相许。长得难看的,来世结草衔环,做牛做马,以此为报。
他的相貌底子本就不错,以前算是中等之资。
而修道即羽蜕,一步一去凡,直至羽化而登天,白日飞升。精气神三宝逐渐圆满,凝练一金丹,成小周天无漏身,故此他丰神俊逸,宛若人间谪仙。
当然在白贵看来,杨玉环未必会如此世俗,人未到身临其境的时候,谁也不会断言自己的心性如何,只有看到时候如何进行抉择。他如今有一副好皮囊,故此杨玉华这般抉择,顺理其章。
答应,还是不答应?!
白贵迟疑。
此时和唐睿宗李旦欲要赐婚那时不同,那时是尚公主,成亲之后,还要给公主请安,即使同房,行敦伦之礼,亦要请示公主,再者说李唐皇室的公主生性骄横,他也有三分的忌惮,所以尽管金仙公主性情与高阳、太平这些公主大不相同,但总归不好。再者说他妻室尚在,公主不可能做小,遂断了此念。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p,换源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可现在……, 杨玉环要以身相许,自不会有这诸多顾忌。
“师妹你有成仙之资, 仙道可期。”
“师兄救你, 是出自同门之念, 互相扶持,并无私心所系。你若是小师弟, 师兄亦会去救……”
“但……若是仅因此故,定了你的终身大事,师兄于心不忍。”
白贵立于廊下, 稽首施道礼。
他看到“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杨玉环,说自己不动心,那不可能。
人间绝色,不外乎如是。
不过食色虽是人之性情,但他并不执着贪恋于此。
就像是金仙公主, 他之所以交好金仙公主, 最开始的目的, 是因为金仙公主是李隆基的胞妹, 他想要在大唐做出一番成绩, 结交权贵是第一步, 所以写诗赠予金仙公主, 投资这个潜力股。
历史上王维、李太白这些诗人都是如此, 以此获成名之机。
总比投诗给别的权贵要好得多!
但他如今功成名就,外欲就再也难以惑心。
另外一方面,亦是因为杨玉环是他的师妹,他在世俗中是权势滔天的千古宰执, 可于师门中,是杨玉环的同门师兄,地位相差不多, 让杨玉环为侧室,不免就轻贱了杨玉环, 对师门亦不太好解释。
最后一点,他能看出杨玉环眼中的情意,但这并非是什么值得讴歌的爱情,只是“淑人君子, 伊人流盼”的人之常情罢了。
人都会成长, 他也不例外。
他已经过了“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的少年天性,年少时在驻日使馆碰见回国的白秀珠,自然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说是一见钟情,其实就是见色起意,最终定下了婚约。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以他的年龄,在修道界还是年轻人,若是今后成为地仙境界后,更是年轻。即使是在世俗中,他现在年龄也不大,也不是张先,不是老夫少妻,“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但他宰执朝政这么多年,红尘炼心,可比初入大唐时,多了一份稳重和云淡风轻的心性。
所以,此刻他说出的这句话,是真心实意。
若是杨玉环考虑清楚之后,还要执意嫁给他,他不会故作卫道士,断言拒绝。
杨玉环是蓬莱仙子转世之身,仙道可期,不会让他多分出心神考虑今后修道之事。
可要是杨玉环思虑得当之后,不愿再嫁给他,他虽则惋惜,但亦不会太过在意。
因为杨玉环抛弃情念,追求的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