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影视推广曲(1 / 2)

其实也不是没找人录,主要原因是陈锦年瞧不上其他发行方的营销计划,认为花天价找一堆流量艺人和偶像歌手来演唱推广曲,纯属有钱烧的,所以他通过投资人的身份,强行将推广曲计划给按住了。

不过陈锦年不同意邀请流量艺人来演唱推广曲,并不是他对推广曲这种营销方式有意见,他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发行方竟然敢用极高的投入来推广几首没有传唱潜力的普通歌曲。

推广曲这种东西,能不能达成预期效果,其实是非常看命的。

在众多题材中,青春校园题材的影视剧是最值得投入的,因为它们成功的可能性上比其他题材的要高,经常出各种各样的神曲,比如《青春派》里的《我的天空》,《少年班》里的《你曾是少年》,都是传播度非常大的主题曲,在学校的课间反复播放。

但脱离这个题材以后,能成的概率就非常小了。

最近几年里,能靠歌曲推广带动票房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电影。

一部是《夏洛》里的经典歌曲大杂烩,一部是《西虹市》里的破音《卡路里》,还有一部是《无名之辈》的同名主题曲。

其中成功者,强如麻花,在推广曲的选择上也曾押错宝了,因为在推广《西虹市》的时候,真正被给予厚望去破圈的推广曲,其实是《彩虹下面》,《卡路里》是在上映后才爆红的,严格意义上就讲,《卡路里》能出圈,还要得益于麻花的金字招牌和沈滕的票房号召力。

所以陈锦年非常清楚,除非在立项之初,就在主题曲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资金,否则指望推广曲给电影续命,就是纯赌博行为。

更不要提发行方随便找来几首歌,就指着几张纸告诉陈锦年,他们计划在几首歌上花费几千万进行制作和推广买量。

陈锦年当时没将自己的鞋印到对方脸上,就已经算是脾气相当好了。

想到这些,他问向一旁的庄新妍。

“你们业内录一首影视剧的推广曲,大概多少钱。”

“你是问OST吗,这个都是不公开的,好像没有明确的价格,我只是知道和身价挂钩,如果是出场费比较高的一线男歌手,录一支歌的费用在一万五十万到三百万不等,女歌手稍微低一些,但差距也不大。”

“这么贵!”

陈锦年瞠目结舌,他在心里大概算了一下,制作一支推广曲的价格,大概和做完一整部电影配乐的价格差不多了,要是同时制作五六支推广曲,可能还真需要两三千万的预算。

“不过绝大多数歌手是拿不到这种价格的。”

庄新妍连忙解释,生怕陈锦年误会。

“普通歌手的商演数量很有限,所以录制价格是比较低的,普通歌手里,目前价格最高的是深深,他录制一首的价格在十五万到三十五万之间。”

“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同样是知名歌手,录制价格差十倍。”

陈锦年一脸费解。

虽说影视圈里的片酬同样很畸形,但是知名度相差不多的演员,在片酬上的差距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一般高出两三倍就顶天了,特别他这种喜欢把的片酬折算进投资的演员,价格就更加固定了。

“因为歌手是非常看粉丝粘性,原来在唱片时代,大家的出场费就极其悬殊,现在进入到数字唱片,允许一人购买多份了,身价暴涨的就更厉害了,导致很多形成安排比较满的偶像歌手,在接商约的时候都是按小时计费的,录多少小时就要给多少钱。”

听完庄新妍的解释,陈锦年已经无语到无话可说了。

怪不得头部流量艺人的歌能烂出天际,原来是真没救了。

见陈锦年迟迟不说话,庄新妍便主动问道:“陈老师是想请人录OST吗?”

“差不多,我公司里有一部正在发行的电影,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