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影视上最成功的带货广告(2 / 2)

属了。

这部电影将风华绝代的赫本与维斯帕125深度绑定,以至于当人们回忆起电影时,或许不记得电影的内容,不记得电影的男主,但绝对不会忘记,赫本骑着维斯帕125穿行在罗马街头的那个下午。

在当时,这辆车,几乎就是优雅的代名词。

“这不正好吗,咱们这里有女明星,有拍电影的,有造摩托车的,你们正好可以联手推出一部踏板摩托车啊。”乔英子灵机一动,提出了建议。

“我们……”

陈锦年、王一笛和季杨杨三人对视一眼。

“没这么简单,相较于提升产品质量,我觉得提升产品外观反而更难。”

陈锦年率先开口,他当然知道国产摩托车的质量差,否则也不会出现败退东南亚市场的大溃败。

但是质量,只要肯花钱提升装配工艺,提升零部件的用料,其实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升的,可设计,真就是可遇不可求。

不过陈锦年并没有把话说死。

“如果真有非常惊艳的产品,我确实可以安排编剧调整一下剧本,毕竟踏板摩托的元素是很贴近生活的,放进影视作品里也不会显得突兀。”

“你不是反对广告植入吗?”

王一笛问了一句。

“我不是反对广告植入,我是不想接受他们的条条框框,特别是出价最凶的酒企,我是真的不想碰。”

陈锦年指了指桌上的啤酒。

“咱们平时谁喝酒啊,不过是聚会时喝几瓶,或者是尝尝国外的洋酒,像白酒红酒这种故事性、历史感和礼仪规则太重的酒,真的没多少年轻人喜欢,本来看电影的就都是年轻人,还要在片子里放大家讨厌的品牌,不是故意找骂吗。”

在陈锦年看来,广告植入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合同的要求,导致后期剪辑不够自然,拖累观影体验。

当然,品牌方会有这么多要求,主要还得怪宁昊。

当年宁昊在《疯狂的石头》里,让黄博加了一句,“牌子!班尼路!”,直接把班尼路的品牌调性给加破产了。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