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神情稍微紧张的刘禅,张浚直接鄙视的瞅了赵鼎一眼。 赵相啊赵相,我还以为你多聪明呢,原来也不过如此嘛。 你忘了咱最大的本钱是啥了? 六十万俘虏呀! 这么大一个大杀器握在手里,你还能被一个娘们儿给带到坑里,你可真行! 疯狂的吐槽了一会儿赵鼎之后,他才拱手说道: “朝廷确实是没钱了,但既然是答应了官家的事儿,怎么能因为没钱就反悔呢? 所以,臣希望官家能同意,朝廷以六十万俘虏折抵成现钱,算做朝廷的那一部分出资。” “以......以俘虏抵出资?” “对! 蒙官家鸿福,这些年咱们连续开疆拓土,百姓们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再加上这几年天公作美,连年风调雨顺,百姓们可谓安居乐业。 百姓们生活好了之后,原意出来作仆人的百姓便少了很多。 现在京城一个仆人的价值,已经从之前的一百贯左右,涨到了五百多贯。” 张浚前面说的那些话,让刘禅心里是五味杂陈。 耕者有其田,这可是大多数皇帝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但上辈子的自己,做到了。 这么说也不对,准确的说,是相父做到了。 当然了,自己其实也知道,相父上辈子之所以能做到,除了相父一直心系百姓之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大汉的地盘太小了,百姓也太少了。 可就算是这样,相父的功绩,也永远不会被磨灭。 自己为相父立的庙,其实只是个样子货。 真正属于相父的那座庙,在大汉百姓的心里。 可恨啊,相父走了之后,自己终究还是没能守住相父留下的那些富贵的遗产。 随着益州派逐渐开始把持朝堂,土地兼并也越来越多。 虽然还没到让百姓无立锥之地的地步,但跟相父还在的那时候比,已经差得远了。 可没想到的是,这辈子自己竟然又做到了。 从这方面来说,自己还真是幸运啊。 可是,以后会不会再出现大汉后期的那种情况? 自己是不是得想个什么办法预防一下? 他正想着这个问题,还没想出来答案呢,直接就被张浚后面的话给吓坏了。 “你说啥? 五百多贯?” 看到刘禅被吓的直接蹦了起来,高软软无语的直接捂脸。 官家您在谈判的时候,能不能稳重一点儿? 哎,算了吧! 您退后,让我来! 心里这么想着,她没等张浚说话就直接开口说道: “张大人,咱现在说的是那些俘虏,您为何要拿咱大宋的百姓出来对比。 难道你觉得这些俘虏,配和咱大宋的百姓相提并论?” 高软软这句话一出,张浚顿时体会到了赵鼎的痛苦。 这娘们儿上来就先扣帽子,看来不是个好人啊! 但她的话还没法儿回避,于是他只好说道: “这些俘虏自然是不能和咱大宋的百姓相提并论。” 张浚本来是打算先顺着她说一句,把这个帽子摘下来,再慢慢儿谈价格的事儿。 但高软软却丝毫没给他机会。 “张大人您又错了!” “本官哪儿错了?” “这些俘虏不是不能与咱大宋的百姓相提并论,而是连咱大宋百姓的百分之一都比不上!” 听到高软软这句话,张浚直接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娘们儿的心是真黑啊! 比不上大宋百姓的百分之一? 你的意思岂不是说,这一个俘虏连五贯钱都不值? 你见谁家砍价儿,从脚脖子开始砍的啊? 没有这么玩儿的,知道不?
第560章 一千万贯会不会太少了?(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