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眨眼而过,今日便是燕国一年一度的科考。
燕国的墨文阁中,满殿女郎才子正坐在大殿上,进行科考。大殿前有一柱燃了一半的香。
考生要在这柱香燃尽之前,将考卷做完。
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所以说,每个前来墨文阁参加科举的女郎才子,都是奔着榜上有名,光耀门楣而来。
众人对待科举,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当然,也有一些家大业大的女郎,觉得自家财大气粗,所以,也就对科考没有太大兴趣,便在一上考场时,就呼呼酣睡。
坐在最中间的杜梓桐因提前知道了考题,所以做起考卷来,自信满满,胸有成竹。
一柱香燃尽后,众人皆停下了笔。
若是按照往年的规矩,都是五日后才出考卷结果,而今年却是叫所有考生去偏殿歇息,考官当场改题。
一个时辰的等待后,考官将筛选整理出来的考卷分为四份,递交给太监,再由太监呈交给殿后的谷媛,苏江酒,花诺,花昧。
这四人每人手执厚厚一份考卷,进行认真审核,花昧手中正好有一份考卷,上面写着杜梓桐的名字。
杜梓桐的考卷虽卷面整洁,可这字却有些差劲。但好在杜梓桐答的每一题,都与正确答案相差无二。
见此,花昧便将杜梓桐的考卷给留了下来。
而谷媛在批改考卷时,也有一张考卷吸引了她的眼球。此人名叫施萍,她的卷面字迹工整,下笔有神。虽答的每道题,都不符合逻辑,但句句在理。谷媛很是欣赏此人,便将此人的考卷也留了下来。
又过了两个时辰,四人终于将考卷批改完毕,第二次批改又筛掉了不少女郎,最后留下的考卷十张不到。
这十张不到的考卷由太监转交给苏江月。苏江月拿起考卷,一张张细看起来。等看到第五张时,才看到了杜梓桐的考卷。
杜梓桐一手烂字,引起了苏江月的不悦,苏江月蹙眉,沉声道:“杜梓桐的考卷是谁批改呈交的?”
花昧走上前,行礼道:“启禀陛下,是臣女批改的。”
“一手烂字,也能入的了你的眼?什么时候,科考的门槛如此低了?”
花昧恭敬解释道:“陛下息怒,杜梓桐的字虽难登大雅,但文采斐然,臣女在杜梓桐的字里行间,看出杜梓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这才将她的考卷留下。至于字嘛,确实粗鄙不堪,但腹有才华之人,可不用拘泥于这些细小末节,陛下,字不好可以再练,但有才之人错过了,便得不偿失了。”
苏江酒将这张考卷拿给身旁的谷媛,谷媛接过后,苏江月才问道:“谷媛,你怎么看?”
谷媛将考卷看了一遍后,才在一道题中发现了几个错词,还有几处发现了几个错别字,才道:“陛下,恕民女直言,这张考卷,太假了!”
“此话怎讲?”苏江月不解道
“陛下,这张考卷每道题虽然都接近正确答案。但陛下可以仔细看看这张考卷,错别字错词很多,就好像是提前知道了考题,而后背了下来,最后在科考中因为紧张而忘记,所以才写了许多错词和错别字。”
花昧辩解道:“陛下,或许此人只是因为一时紧张所以才写错了字和词呢?但此人才华卓越不假呀!”
苏江月道:“是不是才华卓越,将人请进来,一试便知!”
此话一落,花昧众人皆离坐,跪拜行礼道:“陛下圣明!”
沉寂了一会后,杜梓桐便被请进殿内。
杜梓桐一入大殿,她的双眼便四处观看,但她总是在有意无意的看向苏江酒,虽然苏江酒没有搭理她,并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但杜梓桐看她的次数依旧没停。而这一小细节,却被细心的谷媛看在眼中。
杜梓桐走上前下跪行礼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