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泽公主还听从景泰帝的建议,采用五饵之策,通过物质与文化诱惑分化瓦解匈奴势力。
这五饵之策便是:
车服诱目:以华丽车马服饰吸引匈奴贵族,彰显虞朝物质优越性。
饮食诱口:提供珍馐美味改变匈奴饮食习惯,增强对虞朝依赖。
音声诱耳:通过音乐娱乐软化匈奴尚武精神。
宫室诱腹:以高堂府库等建筑舒适性消磨其游牧习性。
荣宠诱心:授予归附者爵位官职,从心理上瓦解匈奴凝聚力。
而五饵之策将匈奴人彻底同化,匈奴中人,上至官员下至平民,人人都开始效仿起汉人的生活习性和穿搭吃食。
匈奴人民对义泽公主极为尊敬,在她死后,还专门为她修庙建寺,以表祭奠之情。
但也就是在义泽公主死后,中和道背叛了虞朝,投靠了匈奴。
他为了让匈奴王重用自己,日日对着匈奴王溜须拍马,他还对匈奴王俯首称臣。
直到后来,虞朝和匈奴大战,他为了向匈奴王表忠心,甚至把虞朝如何制作火器的方法告诉了匈奴王,还把虞朝士兵出战后,常用的阵型与破解之法也告诉了匈奴王,这便使得虞朝与匈奴对决时,虞朝经常大败而归。
继续阅读
中和道为了激化虞朝和匈奴之间的矛盾,他对匈奴王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王,匈奴不该喜欢中原的文化,而是应该坚守自己国家的文化。匈奴人少,如今单于若改变原有风俗而喜欢虞朝的衣物食品,虞朝给的东西不超过其总数的十分之二,那么匈奴就会完全归属于虞朝了。”
匈奴王一听,觉得中和道言之有理,便勒令子民不许再崇拜虞朝的习俗。
有一次,虞朝使者远赴千里,来祭拜义泽公主,顺道给匈奴上贡品,匈奴王派中和道和几位大臣迎接。
在营帐里,有虞朝使者对中和道说,“匈奴俗贱老。”
中和道诘难虞朝使者说,“而虞俗屯戍从军当发者,其老亲岂有不自脱温厚肥美以赍送饮食行戍乎?”
虞朝使者微微点头,“是这样。”
中和道说,“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轻老也?”
虞朝使者说,“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
中和道却辩解道:“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今中国虽详不取其父兄之妻,亲属益疏则相杀,至乃易姓,皆从此类。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占占,冠固何当?”
之后,虞朝使者有想辩论的,中和道就说,“虞使无多言,顾虞所输匈奴缯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己矣,何以为言乎?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
中和道语毕,不再多言,扬长而去。
后来,中和道在临死前,还不忘为匈奴王最后献上一计。
景泰十八年,虞朝爆发了王八之乱。
所谓八王便是虞嗣的八个叔叔,虞儒、虞巍、虞泰、虞匿、虞凯、虞闵、虞稚、虞旃。
这八个叔叔皆都手握兵权,他们以虞嗣痴傻,不堪大用,又以毛嫣乱政,祸国殃民为由,要清君侧。
当他们从自己的封地,